2016-11-23 12:08:00责任编辑:admin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中国制造2025”,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跨境活动需求,经人民银行批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1月23日召开政策发布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上海市副市长周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长张新出席政策发布会。
此次发布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为“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跨境金融服务,将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主体资格拓展到全市科技创新领域;为科创企业引进海外人才提供自由贸易账户服务;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本外币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为“中国制造2025”企业推出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国际贸易融资和再融资业务;支持自贸区开展跨境股权投资业务。与此同时,构建全方位风险防控机制,在微观上,防止发生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异常金融活动;在宏观上,继续做到自由贸易账户下的跨境流入资金和流出资金之间的平衡,并力争扩大跨境资金净流入。
上海自贸区成立3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外汇局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真落实中央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的思路,会同上海市有关部门,大力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力争“放得最开、管得最细、服务最精准”。
在“放得开”方面,过去三年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推进了一系列以简政放权、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率先建立了宏观审慎的本外币境外融资制度,摸索出了“分类别、有管理”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模式;通过建立利率市场自律组织,全面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建立面向国际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摸索出了“黄金国际板”和“沪港通”两种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的开放,摸索出人民币国际化这一国家战略通过上海实施的有效模式;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这些“放”的改革极大便利了实体经济的各项经济活动,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在“管得细”方面,上海自贸区建成了具有强大事中事后管理功能的自由贸易账户风险监测分析和管理系统,能够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逐企业、逐笔、全口径、7×24小时的实时监测。以该系统为基础,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全覆盖的金融风险监测与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建立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监测系统;针对跨境金融活动,建立了跨境金融综合监测室;针对境内复杂金融活动,研究建立了跨行业、跨市场和新兴业态的金融综合监管监测分析系统。三年来,上海自贸区的风险管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生一单重大风险事件。
在“服务精准”方面,上海始终把精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上海自贸区推进的金融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其核心是为了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精准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次出台的《通知》,就是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重要举措。
新政发布当日,中国银行依托集团海内外一体化优势,率先为在新政中符合准入条件的客户群体开立首批FTF账户(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并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同日,建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两家科技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为通用电气中国1名外籍高管开立FTF账户,以实际行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作为“金改40条”出台后落地的又一项重要实施细则,《通知》的出台,既是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的具体落实,也是金融支持上海市“双自”(自贸区和自主科创区)联动的重要措施。在进一步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满足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将为全国金融开放创新积累更多经验。
本文来源娱评天下,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 2017 娱评天下 All rights reserved.